最近沉寂一陣子
生活依舊很忙碌,每天有行程奔波,也有會議要開,大小事要處理,以及自己的功課要做
坦白說,沉寂很大的原因,和前陣子的一則新聞有關,
沒有在當下那幾天談某種程度不想感覺搭便車消費...但每則新聞、每逢朋友在網路上的告白與評論,都使我心情大受影響
「宅男女神自殺亡 遺書控網路霸凌」http://goo.gl/BEqjVO
「楊又穎最後手稿控網路霸凌 兄哽咽公開推動「反網路霸凌」http://goo.gl/Sh8te0
我想看到的人應該會覺得奇怪,
雖然一個年輕生命離開讓人惋惜,但干你何事?
重點不只是Cindy的離開,更是下面的討論讓人心寒...
「我尊重妳,但不認同因靠北而自殺這個爛理由 身為一個公眾人物,還是藝人,模特兒,抗壓性就是要有的」
「要當公眾人物就要有覺悟 有抗壓 因為會有很多酸民每天漫罵 嘴賤 他太傻了 真不值」
「不珍惜自己生命 這難道不就是霸凌自己的一種方式嗎? 連自己都不珍惜自己了 還希望別人珍惜你??? 自殺所以那些不喜歡你的人要陪葬嗎??? 我看柯P天天背罵被攻擊 馬英九每天都被罵 怎沒人自殺呢?」
「Cindy不是因為網路霸凌 根本是因為同學排擠工作霸凌 媒體藝人政治人物正在利用他洗白自己控告網民」
知道嗎?讓人難過的,是大家還在歸咎往生者的責任,或直指往生者的不是
還有,公眾人物活該要受到攻擊?
公眾人物的確需要接受檢視,但不代表被攻擊是應該
何況,為什麼只是公眾人物?只要是公民,你在社會中在工作中的作為,難道不都要被檢視?
從政到現在四個月多
我們很努力的除了縣政的研究並給予政策建議
也非常努力在接受民眾的大小需要,服務大家
其實夥伴的壓力都很大,我們承擔的是青年世代的參政的名聲,更要組織出青年參政的新模式
如同創業,格外艱辛
縣府做的不好不是我氣餒的,這樣的案件,反而很能夠在對的價值上要求,並持續監督
但我們遇到太多太多的公民,總是將民意代表作理所當然出氣的對象
大家不問是非,大多時候只問個人利益
我們還得想盡辦法,既解決問題,又溝通新價值給民眾
很多時候我們在網路背後,在社會人潮背後
我們說出口的話,做出的行為,都在組織成我們的社會與政治
謹慎來看,每天每天的我們都在為自己的作為負責
我是這麼努力的
但看到這政府、這社會還有很多進步空間,也壓迫著自己
格外氣餒
這也使得我督促自己
我在質詢時絕對不會用發脾氣的方式,更不會攻擊
總是要做足功課,能夠點切重要點使得府方實質改變
看到他們被問倒不是我厲害
我要看到的,是他們頻頻點頭,手開始記錄,甚至會後與我談
我一直相信著,這樣的發表、這樣的評論
才有可能為這社會帶來改變
那怕只是一點點,有了溝通,才會改變啊
我也提醒自己
不要害怕不同於自己的民意、不用害怕價值的拉扯
我需要有核心價值,訓練自己有好的手腕去處理與溝通
現實與理想之間拉鋸,一點一點總會往好的方向去
雖然我已經算是夠正向的人了
但真心希望大家,減少謾罵,多些行動
整天罵官員貪污、政治沒救,沒有辦法改變這社會的
我們需要行動啊
生活與工作中一點點、一點點好的實踐
真的比在網路上高談闊論有效多了
語畢,我也不自覺說太多
重拾腳步與心情,我會恢復以前那個天天發文,給予資訊,分享好的做法,環境觀察,努力議事的自己。